我國鈦材料的生產始于50年代中期,1955年開始進行法生產鈦材料的研究,1956年在上海用法生產搪瓷和電焊條鈦材料。但由于過去歷史條件的限制,其發(fā)展十分緩慢。
鈦圖
60年代中期,天津化工廠和廈門電化廠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開始了氯化法二氧化鈦的技術攻關,取得了千噸級的試驗技術成果,但由于資金技術等諸多原因相繼停產。直到1978年,全國鈦材料總產量不過2萬t,其中顏料級鈦材料所占比例還不到15%。
1980年株州化工廠、廣州鈦材料廠、濟南裕興化工總廠等先后從國外引進法鈦材料技術,建成幾套年產4 000 t生產裝置,生產銳鈦型和金紅石型鈦材料。
80年代中期,改造了一批老廠,興建了一批新廠,使我國法鈦白裝置技術水平有所提高,生產規(guī)模也有一定的擴大,產品品種轉為以顏料級鈦材料為主。80年代后期是鈦材料市場的黃金時代,鈦材料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于是全國各地興起了大辦鈦材料廠的熱潮。
到90年代初,全國各類鈦材料生產企業(yè)已達100多家,總生產能力猛增至近10萬t/a。然而,緊隨著鈦材料市場生產過剩的到來,大部分匆匆上馬的小廠很快就下馬了。進入90年代,我國從國外引進了1·5萬t/a鈦材料能力的3套法和1套氯化法生產裝置。
目前,法均已投產,而氯化法鈦材料因采用熔鹽氯化,生產不穩(wěn)定,同時自行研制的氧化爐還存在一些技術難題,正在攻關解決中,但已取得重大進展,其裝置已經多次連續(xù)運轉1個星期以上,產品合格率達90%以上。這幾套裝置,技術比較先進,初步改變了我國鈦材料法工藝,生產規(guī)模小的落后面貌。